当前位置:在线查询网 > 在线文书写作查询 > :“高薪养廉”,还是“加薪养贤”_组织人事

:“高薪养廉”,还是“加薪养贤”_组织人事_在线文书写作查询


:“高薪养廉”,还是“加薪养贤”由公务员第三次加薪引发出的“该不该高薪养廉”的讨论近来在不同的渠道进行得很激烈,这说明了群众对贪污腐化行为的痛恨和对社会廉洁昌明的期待,无论褒贬,这种讨论本身是健康而有益的。

对“高薪养廉”的质疑大致包括如下几种:人的欲望无止境,不道德的官员欲壑难填,再高的薪水无法阻止他们的贪念;相对普通民众的平均生活水平,官员收入相对较高而且稳定;“高薪”本身是个难于界定的概念,官员人数众多,财政能否支撑?这些质疑提醒我们:在制度设计时,应体恤人性,顾虑现实,恪守道德。

在兼顾人性、道德和现实的基础上,一种想法是:能否将“高薪养廉”的提法改为“加薪养贤”呢?其一,“加薪养贤”的提法,充分考虑到了人性中经济人和理性人的因素,将经济利益因素纳入政策设计者的视野之中;同时是有限“加薪”,摒弃了贪得无厌在政策规划时的栖息空间。其二,“高薪”很难有统一标准衡量,而“加薪”则是可以触摸的,实实在在的,并且“加薪”也是充分考虑了国家财政的承载程度而做出的理性安排——加到什么程度,完全取决于财政能拿出多大的份额来。其三,“养贤”而非“养廉”也不是一字之差。“廉”给人的印象是操守,只要不贪就是廉洁的;而“贤”者,能也,对“贤”者的奖励,舍弃对碌碌无能者的迁就,“养贤”的逻辑结局将更加接近“减员增效”的目的。其四,“加薪养贤”必须和精简机构和淘汰冗员同时进行,这样才能为现有财政水平下的“加薪”创造现实可能。

一方面,相对于“高薪养廉”,“加薪养贤”在道德和舆论上更容易为人所接受,此举并不是给一个群体集体性的特殊照顾,对“圈外人”较少有相对的被剥夺感;另一方面,用经济手段鼓励更多的政府官员更高质量地为民众服务,而不仅仅使用空洞的思想教育,是基于这样一个现实,即我们不能够把官员们虚化为生活在真空中、不食人间烟火的道德高尚者,他们同样是一个追求生存质量的现实人,承认他们对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要求,比用空洞教育压制他们利益的需要,似乎更符合现实社会中资源和利益分配的规律。

“加薪养贤”还必须配合其他反腐手段,包括法律威慑、制度约束和道德教化等等,既承认了经济利益调节在反腐甚至防腐进程中的现实意义,同时也要提高腐败产生的风险,不排斥法律、制度和道德在反腐工作中应有的效能。

当然,我们必须考虑到反腐不是靠单一技术手段能够完成的,那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;同样,我们还要警惕这个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因缺乏监督而走样。但不管怎么说,作为一种辅助手段,“加薪养贤”相对于“高薪养廉”而言应该是一个更有价值的尝试。




组织人事